食譜來源:Kinfolk餐桌 P.196;松露玫瑰部落格
這次到Kinfolk插隊!常被插隊,什麼時候才能把那只烤雞做岀來的菜完全上完?不理了,先顧有限期的票好了。
這次,大家一起來做快手迷迭香佛卡夏~
材料只有高筋麵粉,快速酵母,鹽和水。個人習慣,鹽後加為免鹽影響酵母。
半個份量200克高筋麵粉4克酵母用機搓揉(後稱大麵團),另一份100克麵粉3克酵母用手搓揉(後稱小麵團),目的是想試試3克酵母是否能成功發酵100克麵粉,也想知道3克酵母,酵母味會不會太重。左邊手搓,右邊機搓,一百克麵糰好少一個,搓個幾分鐘就搓好了~
兩個麵團分別放入盤裡,蓋上保鮮膜再放毛巾,等待發酵至兩倍大(我家室溫24度,一小時完成發酵)。
用沾有麵粉的手指頭插一下麵團,沒有回彈更能証明發酵完成。
用拳頭把麵團內的空氣擠岀,再次滾圓待用。
小麵團放在一個大約24厘米長X15厘米寬的淺金屬類烤盤烘烤,大麵團放在陶瓷烤盤烘烤。兩個烤盤都有事先塗上大量橄欖油,麵團沒有用擀麵棒擀開,而是用指尖一直按壓至所需形狀與大少。因為日常吃到的佛卡夏比較像披薩,所以按岀來的厚度比松露姐做的薄,更像厚底披薩那樣。按壓好以後,塗上大量橄欖油,放上迷迭香和灑上Maldon海鹽即成。
再次為麵團蓋上保鮮膜和毛巾,在溫暖地方休息20分鐘,就可放入已預熱至425F烤箱烤至金黃即成。
這次用了兩種不同材料的烤盤來烤,實驗証明烘烤結果會有分別!失策了,不該用陶瓷烤盤!用金屬制的淺烤盤烘烤的小麵團,包面烤色與麵團澎脹度比較均勻,包底的顏色更金黃更美。
用了陶瓷盤的大麵團,15分鐘包面也未能均勻上色;澎脹度明顯較凹凸不平;就算塗了大量橄欖油,麵團有好幾處黏在烤盤要暴力才能脱身;再多烘烤十分鐘包底仍未完成上色,最後脱模放在另一個鐵烤盤續烤才能完成上下金黃。你看,暴力脫模的痕跡.....
事實証明,還是用傳熱較好的金屬烤盤成品賣相會較佳。
更新:
誠意邀請氣質滿滿的松露姐姐為大家解說一下,陶瓷盤有沾與金屬盤不沾麵糰的原因。
松露姐姐說:
"這跟煎肉原理一樣,鐵烤盤傳熱快,所以麵團底部很快「煎熟」成型酥脆,這與你燒熱鍋子煎肉一樣,肉會立刻乾燥上色,如果鍋子不夠熱,把肉放到鍋子裡後,溫度上色得很慢肯定黏鍋,陶瓷烤盤傳熱慢,麵團因此會沾黏。"
長知識了!
繼續來看切面。凱特老師說,吃起來應該有肉肉的口感。很難將麵包與肉肉的口感聯系上,我只知我家佛卡夏外皮略帶煙靱,麵包體柔軟,有小氣泡,不知道這口感是否正中,但我愛吃就足夠了。
100克麵粉用3克酵母,跟食譜上比例來說酵母確實偏多。個人認為,對初學者來說,做麵包其中一個面對的難關通常就是發酵不足,多加那麼一點點酵母,讓麵糰有充足體力發得更快更好,又不會因酵母比例偏高導致酵母味道過濃不能入口,何樂而不為?初學者的第一次成功,讓她們更有信心去做第二次,第三次,第四次,上手以後,就可將比例還原,什至用少於食譜上的酵母也成。麵包這一條路很崎嶇,初學者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挑剔,希望大師們高抬貴手,多多鼓勵,多多幫忙。
Maldon鹽花不單加了咸味也增加了口感,我愛~
學小吉送上一口照~
半個份量的小麵團,兩片肉肉(肉肉文當然未寫,請大家耐心等候),自家種的小蕃茄,市售青葡萄和一杯自家採摘回來的藍莓汁,成為當天的豐富晚餐,大滿足~~
謝謝松露姐姐在部落格分享食譜。
也要感謝凱特老師!她將佛卡夏的各個小撇步教會姐姐,讓姐姐透過部落格傳遞給同學們,還會在臉書上耐心解答同學的疑難,超感心(鞠躬)。
留言列表